《康熙與鰲拜》台中、台南巡迴場演出評論擷選
104年 1月3日 台中市中山堂
1月10日 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
彰化精誠中學學生觀後心得擷選
410班陳湘琦同學
……由溫宇航老師飾演的康熙,清亮的嗓音與符合年紀的對白讓這個角色完全沒有違和感。前一秒還不願意政治聯姻,下一秒知道婚後才能親政又興奮追問,看得到事情本質但對於朝堂黑暗一無所知……令我驚喜認同的是:原來不只是外在的修飾,內在的融入才是完美演繹角色的最佳方法!
由王耀星老師飾演的孝莊太皇太后毫無疑問地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。高貴、沉穩,她冷靜輔佐指點卻不親自介入,見過風風雨雨的眼界卻是開場以來鰲拜第一次跪下的對象;心思清明,手腕高明,孝莊太皇太后某種程度上,甚至是站在最頂處俯視世局變動的最高者。
康熙的心思在對白間也漸漸看得出來越發深沉,他收布庫戲少年培育武力,未全的「勇士歌」中翻開嶄新的一頁;同時間鰲拜卻是被眾追隨者力拱篡位而意亂神迷起來,狀況開始變動……
在這段裡少帝開始展現他的手腕:最後隻身闖鰲府引得鰲拜一陣心驚膽顫之際,又在恰當的時機給其高官掌權的甜頭吃──這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莽撞的少年皇帝了。
編劇林建華老師形容鰲拜的叛意是一種「宿命的悲劇感」,鰲拜在眾人的拱護下豪氣干雲唱道:「倒不如學劉備躍馬檀溪!」細數自己在各地的勢力確實令人感到壓迫,知道少帝正在一根根敲掉他的爪牙的觀眾我卻不再感到窒息。這力量一增一減的交叉,那麼突然,卻也那麼必然。
終場康熙假借孝莊太皇太后病重的名義將鰲拜引進養心殿,喜孜孜地要迎接高官爵位的鰲拜這時竟然大意輕敵,就這樣落入圈套,中了康熙設下的的埋伏,一代輔政大臣插翅難飛,新王朝的統治這才就此底定。
這一段戲看得我心跳加速,配樂的鼓聲擂在心頭,鰲拜那完整的「勇士歌」更是驚心動魄,過往的英雄豪氣似乎沒有因歲月逝去而少去任何一點,將倒而未倒,輕蔑的語氣懷著屹立不搖的驕傲。即使早就知道結果,仍會捏上一把冷汗。
這一轉極為短暫,卻完全翻轉了我看戲到最後所有「正邪對立」的觀念:鰲拜真徹徹底底是個奸臣嗎?不,他也曾經是開國功臣,也曾經有過豪語壯志吧?只是掌權後他時時刻刻怕著,底下的人危言聳聽便驚疑不定。鰲拜以為自己控制著利用著他的擁護者,最終卻正是敗在追隨者們撥弄的不信任上頭。
410班曾信豪同學
……我原先覺得溫老師要扮年僅十餘歲的小皇帝,應該會讓人感覺太成熟,但沒想到老師的小嗓,外加粉嫩粉嫩的扮相,完全無違和感。而唐文華老師在我的既定印象裡,是書生秀才型的,但演起鰲拜,勇勁十足,尤其最後在唱〈勇士歌〉時,「力拔山兮氣蓋世」的滄桑和壯烈使人震撼。
上半場結束時,我不停的想:「下半場快點把鰲拜萬箭穿心好不好?」鰲拜實在是個令人愈看愈恨得牙癢癢的一個人。不僅上朝晚到,還託病不肯行禮,為了財與權,可以圈地迫害百姓、可以殘害忠良、甚至暗嗆皇上「彼可取而代之」。但是在班布爾善不停拱他弒君自立時,他卻遲疑了,在皇帝到府探病時,也不敢行刺,只有在結尾部分還為自己拚搏著。唐老師在校園講座的時候,曾有提及念白時的強調點會影響氣氛,或許戲臺下的我對螯拜的怨恨,正是從這些小地方一層層堆疊上去的。
康熙與太皇太后的聯手出擊也令人目不轉睛。涉世甚深的太皇太后知曉應對進退,然而初生之犢的康熙卻只能搖著椅子,敢怒而不敢言,之後在祖母及皇后的幫助下,終於將一個個逆臣收服,雖然成熟,但也有了心機,連布庫戲跟大婚裡頭都藏著玄機。溫老師的眼神很有戲(老師上次在講座解構〈牡丹亭〉時亦有特別提及),一開始活潑開朗愛撒嬌,眼神都是笑意,到最後生擒鰲拜那段,配上兇狠的眼神,每一句話彷彿都有弦外之音。王耀星老師則端莊而喜怒鮮形於色,但在嘆息時讓太皇太后的悲哀全部傾出,唱的時候,高音一翻再翻高,也讓我被震撼到了。
虎爾哈的轉折也讓我很感興趣。原先是鰲拜陣營,替他害民擾民,甚至殺人都未有悔意,在熊子建的寬恕、康熙皇帝的實證勸說下,便轉移立場,一同生擒以前的主子。在熊子建及虎爾哈兩人的戲份裡,有甚多的武打戲,默契及功力讓人豎指讚賞。
在沉重如斯的戲裡,有小桂子也讓人輕鬆許多,退朝後要先被狂毆,後來還要拚命的接塞來的奏摺。但卻也是伴君如伴虎,絲毫未有大意。
謝場的時候,康熙與鰲拜分開站,原先有部分大臣與鰲拜同立,最後卻全到了康熙身旁,雖然是個笑點,彷彿也透露出了人性皆是「呷西瓜偎大邊」的悲哀。在鼓掌跟叫好之後,仍有「這齣戲居然就這樣結束了」的嘆息,不過或許這種嘆息,會讓我們更想看戲吧!祝國光劇團二十歲生日快樂,我們劇場再見!
410班黃嘉均同學
……在《康熙與鰲拜》中最讓人驚豔的角色,無疑是溫宇航老師飾演的康熙,相信對溫老師而言,這次的表演不僅是一大突破,也是一大挑戰。在外表上,歲月並沒有在老師的面貌上留下痕跡,加上一些妝點,整個容貌非常的稚嫩,長年累月的練習,老師用他那高亢、特別的聲音將一個小康熙演得更加到位,尤其是和孝莊太皇太后撒嬌的那段,稚氣中帶著一點純真,任性中帶著一點可愛,演得恰到好處,而且加上我的位置非常的前面,能將老師所有的表情盡收眼底,眼前根本就是個活脫脫的十來歲小男孩站在舞台上。而面對朝中勢力一面倒的狀況,鰲拜的專橫成性,也迫使小皇帝趕緊將自己訓練成能獨當一面的領導者,或許在大臣們眼中,康熙還是羽毛還未長齊的醜小鴨,可是,機會總是給準備好的人,也是因為眾臣們抱持著這種僥倖的心態,康熙最終漂亮的打贏了這場戰爭。生在皇室家庭,雖然集結權勢、利益於一身,卻得時時提防別人突然致命的一擊,康熙是在迫於無奈下,不得不在八歲時登上皇位,失去那最無憂無慮、單純美好的童年,也令人感嘆!
而唐文華老師所飾演的鰲拜一角,也是整齣劇的重頭戲。在開場,鰲拜的出現就展現了他那恣意妄為的性格,早朝姍姍來遲,上朝之後,咄咄逼人的語氣和搬弄是非的言詞,將忠臣逼得走投無路。一開場就來了這麼一個下馬威,也讓觀眾了解鰲拜是個惹不起的大角色。
其實在一開始,對於鰲拜,我並不認為他是個野心勃勃的人,一直到後來,在所有攀附他的大臣慫恿之下,讓鰲拜起了篡位的念頭,為自己製了一件銀黑閃亮的龍袍,這無非是挑戰皇帝的權威。整段戲最精采的部分就是唐老師後段唱的勇士歌,唐老師真不愧是老生第一人,宏亮的聲音帶著穿透力,好比鑼鼓,和溫老師高亢的聲音又是截然不同,字字清晰,句句磅礡,非常震撼人心。
在這以老生、小生為主軸的戲中,最亮眼的旦角就是王耀星老師飾演的孝莊太皇太后,也是我敬佩的人物之一。孝莊太皇太后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氣質,但和朝中大臣對談時,又給人一種強勢,不容侵犯的氣勢,面對小皇帝的任性和撒嬌,便又搬出了祖母的威嚴,口中雖是語重心長地提點,但臉上流露出對於康熙八歲就必須即位的心疼與不捨。祖孫倆沉重地討論國家大事時,給我的感覺卻是溫馨的祖孫情。讓我佩服的另一個原因,是孝莊太皇太后的霸氣和處理事情的方式,面對順治皇帝駕崩,國家慘遭巨變,她仍然能以沉著冷靜的態度下達命令,打起精神幫助小皇帝坐穩皇位,女強人的氣勢不容小覷。
而康熙皇帝身旁的小桂子─陳元鴻老師──也是大家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,在小康熙想找人打架的一段,小桂子的臉上變換了十幾種的表情,模仿周星馳電影中經典不敗的台詞和笑聲,為戲多添了一分生動和活潑,各種搞笑的方式接過那已堆積如山的奏摺,一口氣唸出一半的內容,在這之間,完全沒有吃螺絲或是咬字不清的狀況,讓我十分佩服。
在康熙與鰲拜中,不能漏掉的還有那精彩的布庫戲角鬥力士們,整齊劃一的武打戲,帶著男子的陽剛美和力道,挑戰各種高難度翻滾和跳躍,早已遠遠贏過韓國男子團體,讓人大呼過癮,看完以後,腦中還能浮現出演員們超默契的表演!
而在戲中,背景的旗子是很重要的道具,康熙當朝,所看到的是暖色系帶著陽光氣息的紅色、黃色、橘色,而鰲拜當朝,則是以冷色系帶憂鬱、黑暗意味的藍色、黑色。國光最厲害的地方就是簡單卻明瞭,幾張桌椅的變化,卻能明確的知道現在的場景是皇上的御書房、還是上朝的大廳,又或者是鰲拜家的後花園,音樂和動作的搭配更是了得,一聲鼓聲,一個轉頭,所有的時間、動作都抓得非常精準,超完美的組合。
對於這場表演,我找不到比「讚」更適合形容的字眼,不管是溫宇航老師的逆齡演出,唐文華老師的絕妙唱詞、王耀星老師的氣質詮釋,還是陳元鴻老師的創新台詞,都非常精采,很高興台灣有這麼優質的劇團,也很榮幸有這麼優秀的實力派兼偶像派演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