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2022.1.5

國光電子報 第二百一十四期 發刊期一百一十一年一月五日
  回首頁

《「武」動三國》

我如何構思? 我們如何創作?



文•王安祈 (台大講座教授、名譽教授)


☆  本劇由王安祈、戴君芳、林建華、朱挈儂、黃世苰、蕭文華共同編劇

一、緣起,三國武戲大展

《「武」動三國》原為日本東京奧運期間的表演節目,當初一接到這任務,立馬想到三國,三國是日本熟悉的題材,京劇三國戲最精彩,尤其武戲,若能把三國武戲精華搬到東京展演,當可一舉展示傳統文學經典和京劇絕世武功,還能讓國光新秀集體亮相,因此我當下就選出國光擅長的四齣三國武戲 :
    《長坂坡》:趙雲/李家德
    《戰冀州》:馬超/李家德
    《周瑜歸天》:周瑜/黃世苰(鈞威),張飛/劉育志
    《關公顯聖》:關公/唐文華,潘璋/李家德,關興/黃世苰(鈞威)。
並決定劇名為《「武」動三國》。

但,如果這場演出只是傳統老戲四個折子,似乎缺少氣勢與主題。而四段劇情並不連貫的武戲,該如何組成全新整體?

我選擇女性觀點,以「她的凝視」為副標題。


二、以女性凝視串起四段武戲

「她」是誰?是劇中旦角演員喜兒(朱安麗飾演),以及她排戲時想像出的三國女性。
三國是男兒書,書中女性多半沒有聲音,我們試著為「無聲」的女性塑造「有情」生命,首先想到劉備的糜氏夫人。

1、糜夫人,演員體驗人物時的想像
早在2002年我參與《閻羅夢》劇本創作時,即深情關注糜夫人。這位在長坂坡為了保護阿斗捨命投井的女性,並未受到小說戲曲較多關注,甚至觀眾都不知阿斗並非她的親生。她的死亡,像是只成就趙雲的英勇威名。當年我在《閻羅夢》裡讓糜夫人的靈魂回顧一生,發出「情無可訴、事無可傳,男兒書中做妝點」的嘆息,這點同情延續至今,化為「她的凝視」的一部分。

我們以「雙層敘事」為筆法,四段武戲仍是主軸重點,另在背面找出相關女性,先從正統觀點演一段英雄故事,然後換為女性視角、陰性敘事,星月交輝,山水映照。

以糜夫人為例,《「武」動三國》沒有新寫她的心事,也沒有以現代女性觀點譴責劉備,而是在戲的後半為她編創了一段簡短的新劇情,通過一段唱,描寫她與阿斗(甘夫人的孩子)的緣分,以及她和甘夫人之間的關係。三國的小說戲曲裡,甘糜這兩位同為劉備妻、本該有些敵意的女性,經常無聲無息的同進同出。劉備每次打敗仗就「當機立斷」拋下妻兒,只帶百姓逃難。甘糜每次都被一齊丟包,每次都被迫同命,「攜手藏身野草隙,白骨堆中相偎依」,是逃難、是離散,讓她倆產生了親密情感。困在曹營時,曹操故意讓關羽和兩位嫂嫂同住一室,關羽秉燭達旦夜讀春秋,締造千古佳話,而被迫同處一室的甘糜兩位夫人,面對的是「燭光下錯置的一室春暖、光景乖離」,圍爐同席這看起來家常和諧的畫面,卻是如此的情景乖離。此時此刻,甘夫人竟發現自己懷孕了,「亂世中孕骨血悲喜迷離」,甘夫人惶惑無依,糜夫人站了出來,堅強的照顧她,剪裁衣裙給甘家姐姐當斗篷遮掩,瞞著曹操,也免得關二弟掛心。甘糜兩人共守一個秘密,糜夫人在月光下許願:「此子若能平安誕生,我姊妹拚了性命也要保他一世平安」。新加的這段戲,使得後來糜夫人在長坂坡的捨命救阿斗,多了幾分真實情感動機,不再只是男性觀點下忠孝節義護夫子嗣的必然犧牲。而這當然不是真的,是我虛構的。

劇中的「旦角演員喜兒(朱安麗飾)」第一次飾演長坂坡糜夫人,排演時她深度體驗人物,細想糜夫人的投井抉擇,當她深情凝望古井(虛擬舞台上只是一把椅子),竟覺得井底的幽魂,睜開雙眼與自己對望。林庭瑜飾演的是「喜兒想像的糜夫人」,一身白衣,舞動長水袖,走著魂步,代表的不是鬼魂幽靈,是喜兒深度入戲、體驗的對象,她來自虛幻,閃爍,飄忽,迷離。喜兒的溫柔關懷,活化了糜夫人角色,像是看見一線天光,她的心開始躍動飛揚,喜兒(朱安麗)不僅願意飾演原本她不願演的《長坂坡》,還和她想像出的糜夫人(林庭瑜),一起體貼關懷其他幾位三國英雄身邊的女性,包括被殺的馬超妻子,以及彼岸江東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小喬和孫尚香。

2、孫尚香,偶與電玩的對照
孫尚香,美人計的主角,從小喜愛刀槍拳棒,性格豪邁,但對於兄長孫權和周瑜共同設計的政治婚姻為何沒有任何一點態度?她是真的愛上劉備嗎?正史和小說裡連個名字都沒有的孫家小妹,京劇為她取名孫尚香,大青衣,當新娘時有一大段唱,唱詞居然是「今朝神女配襄王」。對於這位甘糜之後的劉備新夫人,我們沒有新寫她的心聲,卻讓她以「偶」的姿態出現,由洞房直接跳到最後聽到劉備死訊「設祭長江岸,舉目望西川」投江自盡,相互對照的是日本電玩裡戰鬥力超高的女英雄孫尚香。電玩孫尚香當然是宣傳看點,但不是噱頭,我當然是從創作觀點出發。小說戲曲裡沒有聲音的孫尚香,意外在相隔千年之後,在日本電玩找回了她的真性情。正史說劉備後來很怕身邊的孫夫人作亂,電玩的戰鬥力,是否可視為孫尚香性格的一面?偶與電玩,是我們的對照敘事,而京劇舞台上如何表現電玩戰鬥力?我當然不會用科技,我想到京劇武旦的「打出手」,刀槍劍戟四面飛來,居中的武旦或以手或以足或前翻或後踢一一化解危機,這是京劇的絕世武功,張珈羚與幾位出手小將的配合,定能展現京劇武功之驚險絕美。

3、關公顯聖,如何納入她的凝視?
挑選《關公顯聖》當然是因這是唐文華代表作,看過「鬼•瘋」的觀眾一定記得《雪弟恨 伐東吳》演到關公顯靈活捉潘璋,全場炸窩熱血沸騰,這段自是三國武戲精華,但為何能納入女性的凝視?我想關公信仰早已深入民間,不僅征戰要拜關公,新店開張、新居落成、考試求職、生兒育女都會去行天宮上香,關公圖像也普遍供奉於家宅,關老爺早就成了全民守護神,何況這段戲是由我虛構的糜夫人拜月引出的。被困曹營的糜夫人不僅祈求嬰兒平安,更祝禱 「二弟一家團聚」,因為失散之時,二弟才剛得一子,名叫關興。而關興被東吳大將潘璋追趕時,糜夫人(喜兒的想像)焦急得水袖翻飛,且喜關老爺畫圖顯聖,活捉潘璋(李家德),無論從主演、表演、信仰、劇情任何一方來看,關公顯聖都穩居《「武」動三國—她的凝視》最後高潮。

三、編劇小組集體創作

題材由我發想,古典唱詞大部分由我負責,關公顯聖唱段出自林建華之手,君芳導演關鍵性的想出「大敘事、小敘事」的對照結構,另有朱挈儂參與編劇,挈儂在台大戲劇所是我的學生,以戲曲編劇獲得碩士後,赴上海戲劇學院得到博士,曾與沈惠如、施如芳共同編寫《亂紅》,目前活躍於影視界,劇中有一首電玩孫尚香之歌也出自挈儂之手。劇中還有一段饒舌歌,由國光武生黃世苰(原名鈞威,飾演周瑜)自編自唱。君芳覺得周瑜死後該有一段與小兵們的「群屍亂舞」,狂亂的回看自己的失敗,世苰擅長饒舌歌,君芳乃請周瑜本人自編一段,由北藝大畢業目前在國光擔任行政的蕭文華協助寫詞,結合饒舌歌與京劇數板,所以黃世苰、蕭文華都是編劇小組之一。除此之外,還有幾段傳統老戲的原編劇,《長坂坡》《戰冀州》《周瑜歸天》唱念大致按照原版,《關公顯聖》新增的高撥子是林建華新寫的,主演唐文華老師和編腔馬蘭老師花了很大心血,打磨出不同於《雪弟恨 伐東吳》原版的新演法,唐文華和主排彭俊綱也為李家德設計了新的活捉潘璋。

君芳導演更強調女性主義不限於性別,而是以此為窗口,關注一向被輕忽的弱勢。我們聚焦在無名小卒和歷史上的失敗方,古戰場的無名小卒更呼應著戲台上的武行,他們沒有留下名姓,但「若非小卒無名塚,哪來人間真英雄」?眾所周知,這段歷史的贏家是曹魏司馬家,但世人偏愛劉關張,蜀漢英雄的地位由三國小說和戲曲塑造完成,藝術文學影響之大由此可見,誰說成王敗為寇?史冊還需與戲場文壇交互觀看呢。

尾 聲

本劇以劇團排戲為外框,但不同於國光2011年的《百年戲樓》。《百年戲樓》有完整的故事情節,老戲在其中各有隱喻,《「武」動三國》先定好了四段三國武戲,坦白說,沒有辦法再做深度挖掘,劇情較為輕薄短小,重點在展示京劇武功並讓國光新秀集體亮相。這兩年新秀嶄露頭角,我在構想新戲時,都以打造演員為主要考量。新秀們還不太會創造全新人物,所以「半新半舊、新中有舊」是策略,也因為去日本想大量展示傳統功夫。可惜因疫情之故,沒能去到東奧,台灣的演出也已延宕兩次,此刻第三度推出,希望一切順利,與觀眾們同在劇場相見。

版權所有•未經授權•禁止轉貼節錄

國光劇團
國光電子報 第二百一十四期 發刊期一百一十一年一月五日
111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
電話:(02)88669600
發行人:張育華 藝術總監:王安祈 主編:黃馨瑩 執行編輯:林建華

c2003-2022 kk.gov.tw . All Rights Reserved.
 
Sa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