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kk.gov.tw/ |2016.11.5 
 
國光電子報 第一百五十二期 發刊期一百零十一月五日

回首頁

 


纖手擎天話孝莊


文│樸月 歷史小說家

國光劇團即將於臺中國家歌劇院上演的新編大戲《孝莊與多爾袞》,以孝莊、多爾袞故事為本,刻劃兩人政治權謀與情愛糾葛的點滴,其中部份內容參考樸月《玉玲瓏》一書。樸月撰寫之《玉玲瓏》為兩岸三地孝莊故事之重要原型,其熟稔於清朝歷史、浸淫於清初人物之中多載。故特邀請樸月老師撰文,聊一聊她與孝莊的點滴相遇。(編者)
(本文刊載於聯合報2016年11月7日,聯合新聞網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7048/2088862

清史學界,有「興亡兩太后」之說;大清亡於慈禧,無人不知。對「興國太后」孝莊,早年或不識其人,或惑於稗官野史醜詆,並沒有清楚的「定位」。

以我從研讀史料、寫作、連載,1991出版《玉玲瓏》、《金輪劫》,1999年出大陸簡體字增訂版,2001年出增訂第三版的《順治皇帝》,前後跟孝莊、多爾袞、順治「周旋」了十四、五年。認為:孝莊歷經三代(太宗崇德朝妃子,世祖順治朝太后,聖祖康熙朝太皇太后),以她對大清開國的豐功偉業,「興國太后」絕非虛譽!

真該說是「天佑大清」吧?從多爾袞與豪格為繼位兩虎相爭。到入關後,多爾袞與順治對立、衝突的驚濤駭浪,她都冷靜的穩住了亂局。以智慧、以果斷,臨危不亂,扭轉乾坤,奠定了大清兩百多年的基業!

研讀史料上記載大清開國時的風雲詭譎,險象環生,使我了解她為了大清和愛新覺羅的命運與前途,歷經過多少磨難、考驗、犧牲、委屈、痛苦!令人欽敬之餘,也有著感動、悲憫與深切的同情;她為了大清和愛新覺羅,付出了太大的代價!包括留下的那不近人情的遺命:不祔葬「昭陵」;「祔葬」原是帝制時代「后妃」最大的榮耀!

從早年孟森先生極力撇清「孝莊文皇后」與「多爾袞」有任何的瓜葛。到現代一般學者接受:縱然沒有「太后下嫁」之實,其間糾絲絆葛,乃至失身籠絡,恐不可免。對當初孝莊為保護幼兒,維護大清免於內亂的苦心,給予諒解、同情乃至肯定。這一代奇女子,總算是從萬劫不復的口誅筆伐間,逐漸有了比較公平明確的定位。而事實上,從十二歲自科爾沁蒙古嫁到瀋陽,到康熙二十六年駕崩,她一生的命運轉折,與清初國運環環相扣,密不可分。

後金崛起,與蒙古之間以聯姻彼此結盟。男婚女嫁,絡繹於途。科爾沁蒙古十二歲的布木布泰(大玉兒本名)格格,到瀋陽前,絕沒有料到:後金汗努爾哈赤「指婚」的對象,是比她大二十歲,而且是她姑父的皇太極!

史上不會記載她對這一婚姻的心情和反應。但可想而知:哪個少女,會樂意嫁身份是自己的長輩,年齡又足可當自己父親的男子呢?在後金宮廷中,真正和她年貌相當的,正是比她大兩歲,傳說中與她兩情相悅,後來「太后下嫁」疑案中的「皇父攝政王」多爾袞!

她婚後不久,就經歷了後金的第一次繼位之爭。

當初,努爾哈赤到底打算傳位給誰?歷史的真相成謎;只知道當時的勝利者是皇太極。而這「勝利」卻留下了太大的後遺症:多爾袞始終耿耿難釋,認為皇太極篡奪了「父汗」努爾哈赤準備傳給他的汗位!

而讓人不能無疑的是:皇太極在兄弟子侄擁戴他登基時,一再謙辭不肯即位。直到逼殉了多爾袞的母親:當時努爾哈赤的「中宮大福晉」之後,才「俯順輿情」登基。大福晉殉葬之前,唯一的請求,是「恩養」她的兩個幼子:多爾袞與多鐸。而皇太極對多爾袞、多鐸這小兄弟倆的寬容、優遇,都逾越功勳赫赫的兄弟子侄之上,也讓人不能無疑;皇太極對他們是懷有某種不可言說愧疚的!

當時逼殉大福晉的理由是宣稱:努爾哈赤早留下遺詔,說大福晉貌美心惡,恐怕她日後亂政,所以命之殉葬。而就另一角度解讀,恐怕反而坐實了努爾哈赤遺命的繼位人是多爾袞;除非少年多爾袞繼位,怎會有大福晉「亂政」的疑慮?對多爾袞來說,因為他年幼,沒有實際的軍政兩權,而在這一次的政爭中不但失去了他認為應該屬於他的汗位,同時也失去了母親。他心中的悲憤,是可想而知的。

這一場政爭,才十三、四歲的布木布泰完全是個冷眼旁觀者。作為皇太極「小福晉」的她,除了耳聞目睹之外,沒有任何參與的可能。那時,她與多爾袞是否已然有情?我們無法從歷史上找出證據。但,就以少年心性必然有的正義感來說,她對多爾袞寄以同情也是情理中事。她當然絕對想不到:這事件會影響了她的一生。

無可置疑,多爾袞的確是個人才!他很快的嶄露頭角,成為朝廷中的重量級人物。因此,皇太極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駕崩之際,他便成了當時呼聲最高的繼位人選。當時朝中的諸王貝勒,也並不反對他繼位。若不是皇太極親領的兩黃旗出面力爭,堅持要立「皇子」,也就成定局了。

這一場劍拔弩張的對峙,在雙方各退一步之下,和平落幕:登基的是兩黃旗要的「皇子」,但不是多爾袞的死對頭「皇長子」肅親王豪格,而是「永福宮莊妃」布木布泰的兒子,年方六歲的「皇九子」福臨。

就算是兵戎相見,都穩操勝券的多爾袞,何以肯讓出他隱忍了十幾年,好容易才盼到的登基機會?不妨這麼說:他在這一場「戰爭」中,並沒有敗給對手肅親王豪格,卻敗在永福宮莊妃手中。「動之以情」之外,「說之以理」乃至「脅之以勢」;以「蒙古女兒」說服第三方勢力「蒙古」,支持「蒙古外甥」福臨,打破多爾袞優勢的謀略機心,都勢所難免!

因此,令他不甘心,仍不得不讓位的原因,恐怕不僅是「莊妃」的美色,還有她足能降服他的謀略才智!

入關後,他由「攝政王」,而「叔父攝政王」,而「皇叔父攝政王」,而「皇父攝政王」,專橫擅權、作威作福,真稱得是「上欺天子,下壓群臣」!卻終究沒能真廢帝自立。「牽制」住他野心的那一雙手,必然還是已「母以子貴」的「莊太后」:布木布泰!


版權所有•未經授權•禁止轉貼節錄

國光劇團
111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
電話:(02)88669600
發行人:張育華 藝術總監:王安祈 主編:游庭婷 執行編輯:林建華

如有任何意見請E-mail至:guoguang@kk.gov.tw
c2003-2016 kk.gov.tw . All Rights Reserved.
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:IE5.0以上版本 1024x7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