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2022.10.5

國光電子報 第二百二十三期 發刊期一百一十一年十月五日
    
♦《釣蝦場的十日談》的成功與詮釋的問題
♦2022 士林有座大觀園—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初探
♦從使用端出發籌建的臺灣戲曲中心
♦戲曲的築夢之旅
♦關於〈掃蕩群魔〉的幾件事
♦尋找跨界合作的創世蓮花《指忘》
  回首頁

關於〈掃蕩群魔〉的幾件事
文:陳泓燁 國光劇團研究助理


國光劇團在今年12月,將推出〈掃蕩群魔〉一戲,距離上一次國光演出此戲,已然歷經十一個寒暑。此戲若要表現高度品質,在演員數量與質量上的需求較大,以前常見於京劇團的聯演節目,在劉慧芬:〈臺灣冷門京劇劇目演出記錄考察―以《國劇月刊》為據〉一文中,則將其歸類於「武打群戲」,在中國屬於冷門戲,臺灣反倒有較多的演出紀錄。

臺灣〈掃蕩群魔〉的演出紀錄,曾密集地出現在1977-1984年間三軍劇團時期,至三軍劇團解散,國光劇團成立,檯面上就很難看見這齣戲,也因此2011年,建國百年時國光演了一場,而再下一次就到了2022年。
〈掃蕩群魔〉又名〈五花洞〉,實際上這一個劇情歡樂的「武打群戲」,除了在三軍時期有密集的演出紀錄外,在光緒末年間也有許多有趣的紀錄。例如《宣南零夢錄》中,作者曾紀錄在光緒庚子年間,於箱底見到一個「新春同鄉京官團拜戲目草底」,這草擬的戲單上,當中便有〈五花洞〉,其後更著明「石頭、芷仙」。「石頭、芷仙」指的是這個戲的主演人員,「石頭」便是選入昇平署,為內廷供奉,有「老夫子」美稱的的陳德霖,曾和譚鑫培、王楞仙重組三慶班,王瑤卿、尚小雲、程硯秋、姜妙香、梅蘭芳等當時名旦均拜他為師。「芷仙」則當是怡春二主人孫喜雲,《新刊鞠臺集秀録》中,更將〈五花洞〉列為孫喜雲的拿手戲。

而著名的「同光十三絕」,其中名角「時小福」與〈五花洞〉也有一段故事。時小福有「天下第一青衣」之美譽,與上述「老夫子」陳德霖皆曾為內廷供奉,《燕都名伶傳》說他好交遊,常救人急難,程長庚、譚鑫培、孫菊仙一輩,受其恩惠尤多,曾資金援助四喜班。但其性嗜酒,曾在演出中,因太過疲憊,獲慈禧賜飲,並安慰:「小福疲矣,可勿歌也。」

時小福能飲之事,在《燕都名伶傳》中記載的出色,其門下弟子眾多,其中以張雲仙、秦燕仙、陳霓仙、陳桐仙、吳菱仙、吳靄仙、江順仙、王儀仙、張紫仙等九人最為出色,吳菱仙更是後來四大名旦之一梅蘭芳的老師。然而當中秦燕仙短命而死,時小福將之比擬為「聖門顏回」。其餘八人,每在時小福生辰之日,前來拜壽,時有「八仙獻壽」之美稱。有趣的是,這八位弟子皆擅長飲酒,因又有「醉八仙」之稱。
時小福好飲酒,其弟子最著名的八位亦能飲,但偏偏時小福的兒子們沒有一個會喝酒。但飲酒過量,難免對身體有所影響。在光緒二十五年(1899年)時,時小福應友人請託,邀請當時北京各界名伶於王府演出,時小福訂下的劇目,便是〈五花洞〉,由他弟子之一張靄卿主演。結果演出當日張靄卿無故未到,時小福憤怒之餘,只得親自救場,劇終,主人設宴慰勞,時小福便痛飲並暴食羊肉逾量,隔日嘔吐,自此一病不起,群醫束手無策,即便朝廷急忙派出御醫整治,隔年(1900)的五月十七日,時小福仍撒手歸天。這救場的〈五花洞〉竟成了「同光十三絕」時小福的最後演出。

關於光緒年間的〈五花洞〉(掃蕩群魔),尚有許多紀載,如《情天外史》中,「妍品第四」記頴春堂王瑤卿,擅長〈五花洞〉等,又如《鞠部叢譚》記有「廣德樓之義務戲有五花洞,旦角五人同時並唱,爲陳德霖、孫貽雲、孫喜雲、吴彩霞、朱幼芬等,亦極絢爛也」等文字,當時名家齊聚一堂,共演此劇,令人神往。

「極絢爛」是當時人對於〈五花洞〉演出的評價,滿台的「潘金蓮」怎能不絢爛,當然也有可能是形容各路名角同登一台,「星光熠熠」的絢爛,又或是群妖亂舞「武打群戲」的絢爛,可惜除此之外,似乎也找不太到關於百年前〈五花洞〉演出的其它形容,只能用眼下所見的演出,來細細「遙想」當時盛況。

近代學者考證,〈五花洞〉取秦腔《搬場拐妻》武大郎搬家的故事,再加入《混元盒》中五毒(蜈蚣、蝎子、壁虎、蛤蟆、毒蛇)的元素,二者融合而成,以當今所見影像,妖怪武打群戲、真假潘金蓮登場,一唱一學,又有包公、張天師、眾法官掃蕩群魔,確實「絢爛」,但滿天神魔,也有些像是節慶吉祥戲。
接近當時的演出情景,或許可以參考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〈五花洞〉戲畫,當中細細描繪了演員的行頭與臉譜。又曾在一篇專欄上,看到專欄主持「寧霄」認為此戲是五月節令戲,並引用齊如山先生的說法,對比〈五花洞〉與〈五毒傳〉(《混元盒》別名)之戲畫,果有相似之處,認為當是降服五毒的節令戲,此說亦頗有意思,至於這個戲究竟是義務戲還是節令戲,又或是王府宴客戲,倒也無妨,總之是有其淵源,保存至今的好戲。

有趣的是此文後提到,北京故宮館藏兩張唱片,一張是「梅、尚、程、荀」合灌〈五花洞〉唱片,四美齊具,另一張則是1908年姜妙香〈五花洞〉唱片兩張。姜妙香善於書畫,年長余叔岩兩歲,這一段錄音,想必是其習青衣,尚未改小生時,若有機緣能聽得此作,想必亦是人生一大快事。

那曾是廣德樓「義務戲」、時小福台上的最後身影,歷經三軍劇團時期的競賽、聯演,再至2011年建國百年的國家戲劇院,及今2022年年底,將在臺灣戲曲中心登場的國光劇場「經典.名角」,〈掃蕩群魔〉已跨越百年,同樣的戲,不同的舞臺上,曾經站上多少「名角」,寫下這關於〈掃蕩群魔〉的幾件事,聊作紀念,也紀念這仍然活著的精緻藝術。


版權所有•未經授權•禁止轉貼節錄

國光劇團
國光電子報 第二百二十三期 發刊期一百一十一年十月五日
111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
電話:(02)88669600
發行人:張育華 藝術總監:王安祈 主編:黃馨瑩 執行編輯:林建華

c2003-2022 kk.gov.tw . All Rights Reserved.
 
Save